朱志骞带领党政考察团赴安徽浙江考察学习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指示精神、 省委“四高四争先”工作部署,深化“千万工程”实践成果,推动乡村振兴与基层治理互促共进,4月9日至12日,市委书记朱志骞带领党政考察团先后到安徽省和浙江省,深入走访5个县区的7个特色示范乡村、社区等,考察学习当地在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现代新型乡村产业业态打造、数字乡村建设等方面的经验做法。
市委副书记龚宪君,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任国军参加考察学习。
朱志骞一行先后到安徽省桐城市和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考察学习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工作。
位于桐城市的六尺巷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遗产,是中华民族和睦谦让美德的见证。2024年10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六尺巷考察时指出:“六尺巷承载着中国古人的历史智慧,要弘扬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互礼让、以和为贵,解决好民生问题,化解好社会矛盾,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在这里,朱志骞一行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通过参观的方式,从中学习、思考、领悟,将六尺巷的历史智慧转化成为推动社会治理工作的力量。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是上世纪60年代由诸暨枫桥干部群众创造的“枫桥经验”,如今在新时代依然焕发出旺盛生机与活力。朱志骞一行沿着历史脉络和现实轨迹,在浙江省诸暨市充分感受“枫桥经验”的诞生、演进、发展、升华历程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探索实践。
“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考察期间,朱志骞一行先后到浙江省淳安县下姜村,萧山区浦阳镇谢径安村、临浦镇横一村、戴村镇佛山村等地深入学习“千万工程”经验。
下姜村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省工作期间的联系点。20年来,下姜村心怀感恩,励志奋进,坚持党建引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依托当地生态资源,探索出了一条以乡村旅游产业为支柱、规模效益农业为补充的乡村振兴之路。
横一村在“千万工程”的指引下,以建设未来乡村为契机、“萧山未来大地”为定位,高标准建设“绿色+农文旅”为特色的未来乡村,做好“稻子、院子、柿子”三篇文章,形成了极具特色的横一共富模式。
朱志骞一行通过现场听取讲解介绍,详细了解各村的发展规划。他强调,要认真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坚持因地制宜、规划先行,以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朱志骞一行还前往杭州市乡立方乡村发展集团,交流学习发展乡村产业、打造产业品牌、探索共富模式等内容,谋求合作发展。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大家结合各自实际,谈考察学习体会、提对标措施,围绕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基层治理等方面畅所欲言,在交流中探讨发展新思路。
认真听取发言后,朱志骞指出,一要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要开阔思维、增长见识,以此次考察学习为契机,认真学习借鉴安徽、浙江等地的好经验好做法;要对标对表、查找差距,结合舞钢实际,抓好贯彻落实;要扛牢责任、为民造福,做好转化文章,在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中取得更大成效。二要聚焦学习重点,推进两大关键工作。要以做好基层治理为前提,以经济发展为最终目标,一手扎实抓治理与稳定,一手大力抓经济与发展;要坚持党建引领,突出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工作导向,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以数字化赋能村组织建设,以党建统领基层高效能治理,切实提升乡村治理水平;要做到善思善用,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创新机制模式,全力推动项目加快建设,尽快打造一批具有特色亮点的村集体经济特色项目,促进农民增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三要明确各自责任,形成发展合力。县乡村各级党组织要明确职责,全面整合乡村资源要素,高标准谋划强村公司,加强三资管理,有效盘活利用村集体资产,强化产业支撑,吸引更多资金、项目、人才落户乡村。四要加强学习,提高各级干部的发展能力。坚持走出去学习,深入学习先进地区的先进经验,结合各自实际,制定学习方案,让学习经验在舞钢落地生根;要坚持请进来学习,围绕强村公司如何运营、绩效考核如何制定、先导片区如何规划、联合党委如何成立、民宿产业如何统一,邀请先进地区带头人、智囊机构来舞钢现身说法,手把手、面对面教授大家乡村振兴实践经验;要坚持选派干部到先进地区挂职学习,助力他们快速掌握先进工作理念,将所学经验转化为推动舞钢发展的强大动力。
市领导郑冠宇、杨志鹏、王延锋、王永刚、宋晓鹏、王永涛、王二朝分别参加考察学习。(记者刘伟兵 陈晓文)
下一篇:我市召开大风天气应对调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