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阳矿业用绿色矿山书写工业文明与生态转型
安钢集团舞阳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通过系统治理,将昔日开采留下的“生态疤痕”,打造成为山清水绿、宜居宜业的“绿色矿山”。作为由“黑”变“绿”生态转型的成功案例,花园式企业环境被认定为“省级绿色矿山”,实现行业破圈。
记者在安钢舞阳矿业的铁古坑露天采场看到,这里完整保存了采矿作业的各类遗迹,如今矿区已暂停开采,成为舞阳矿业工业旅游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正以全新面貌,展示工业文明与生态转型的成果。
站在观景台俯瞰铁古坑露天矿坑,矿山开采留下的年轮状“生态疤痕”如今被绿色植被覆盖。这是舞阳矿业的主要采矿源点之一,也是河南省乃至全国迄今为止较大的露天矿坑之一,目前该区域露天开采已全部转为地下开采。
由于历史开采,舞阳矿业区域内曾山体裸露、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基础薄弱。近年来,舞阳矿业公司启动了大规模的系统性治理工程,通过地质灾害治理、水土保持、植被恢复、水环境综合治理等举措,彻底改变了矿区的面貌。
2020年,舞阳矿业全方位进行工艺改造,厂区深处的天鹅湖,则是舞阳矿业环保工艺升级的集中体现。湖水清澈见底,亭台错落,难以想象其前身是工业处理区。通过发起“美化 亮化 绿化”行动,极致化美化环境,原有的选矿工艺纷纷变为人文景点,成功将其打造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实现了环境效益与景观价值的完美统一。
不仅如此,一条“串珠状生态景观”带沿着办公区道路蜿蜒伸展。昔日普通的小河沟,经过生态修复和景观设计,变成了由多个湿地池塘、亲水平台和绿化节点串联而成的“绿色珍珠项链”,展现了企业于细微处见绿色的匠心。
舞阳矿业职工杨普强说:“矿山比以前更绿了,这里的环境也比以前更好了,水比以前清澈了,我们在这里上班、在这里生活,也比以前更舒心,我感到十分地自豪。”
在舞阳矿业铁古坑片区,一个独特的矿石博览园吸引了众多目光。园内陈列着采自舞阳矿区三大矿床及河南省内的多种珍贵矿石标本,宛如一个露天地质博物馆。
2025年1月-7月,舞阳矿业所在区域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同比增加15天。舞阳矿业已于2020年成功入选省级绿色矿山名录,矿区绿化覆盖率由原来的不足35%提升至85%以上,依托构建“矿山公园+科普教育+生态旅游”的发展模式,打造“山青、景美、产业兴”的绿色发展示范区。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始终坚持以“绿色化”培育为抓手,持续加强绿色制造体系建设,通过打造高能绿色制造体系,增添工业“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谋划绿色化改造项目9个,计划总投资15.6亿元,目前已完成改造项目4个,5个正在续建。累计培育省级节水园区1家,省级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1家,省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1家,省级水效领跑企业1家,循环再生工业园1家,积极探索“以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为导向的发展之路,助推市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记者刘振方 陈晓文 胡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