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产业托起致富梦 循环养殖带动乡邻共增收
发布日期:2025-09-16
来源:融媒体中心
浏览次数:
次
9月15日,记者在八台镇安庄村“从军家庭农场”牛舍看到,工人刘青海正在给肉牛添草料,随后又为食槽里添加清水,忙而不乱。
刘青海说:“我就是这附近村里的,离这里也不远,家和地都顾得住,怪得劲,也不出去东奔西跑出去打工了。”
2015年,在外务工的何彦玲和丈夫安从军看准家乡的养殖潜力,毅然返乡,承包25亩土地建起了肉牛养殖场。起初,夫妻俩既当饲养员又当技术员,一点点摸索养殖技巧。为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他们摸索出“秸秆养牛、牛粪还田”的循环养殖模式-把周边村民的农作物秸秆回收加工成饲料,既解决了秸秆处理难题,又为肉牛提供了绿色饲料,形成“养殖-种植-再养殖”的生态闭环。
八台镇村民李本娃说:“过去啊,都是叫秸秆弄地里了,还生虫还费劲,没地方弄,现在在这里牛场,粉碎还能卖几个钱,还方便群众!可好了!”
随着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场从最初的几头牛发展到如今存栏量几百头的家庭农场,带动周边10多名村民实现就近就业。从返乡创业的“拓荒者”到带动乡邻的“领头雁”,何彦玲用一头头“肉牛”串起了生态循环的产业链,也托起了乡亲们的致富梦。
从军家庭农场负责人何彦玲说:“我们养牛场目前的存栏量有600多头,一年出栏量有二三百头,目前销往南阳、泌阳等周边地区。俺厂里用工有10多人,都是咱附近的村民。下一步,准备扩大养殖规模,向副食品发展,做熟食、牛肉饺子等,安置更多的人就业,带领更多的村民致富。”(记者吴小燕 乔陆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