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字号 | 索引号 | WG001-0201-2019-00006 | 发布日期 | 2019-05-20 | 有效性 | |
主题分类 | 市政府文件 | 体裁分类 | 服务对象 |
舞钢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第四届“万步有约”健走激励大赛舞钢赛区实施方案的通知
舞钢市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第四届“万步有约”健走激励大赛
舞钢赛区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
现将《第四届“万步有约”健走激励大赛舞钢赛区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舞钢市人民政府
2019年4月1日
第四届“万步有约”健走激励大赛
舞钢赛区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及《河南省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精神,广泛开展以“三减三健”为主题的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营造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氛围,推进“健康中原”及“健康舞钢”建设。2019年,我市将继续组织参加第四届“万步有约”健走激励大赛,按照《河南省第四届“万步有约”健走激励大赛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一)建立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社会动员、全民参与的工作机制,发挥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团队监督激励作用,帮助参赛队员形成日行万步的健康行为习惯,并取得良好的身体指标改善效果。
(二)吸引更多职业人群积极参与科学健走运动,探索慢性病高风险人群健康管理有效机制,减少或延缓慢性病的发生发展,降低职业人群慢性病危险因素水平。
(三)认真总结上一届大赛经验,推介健走对职业人群健康改善的典型,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营造全社会积极参与的氛围。
二、参赛对象
鼓励全市各机关、企事业单位踊跃组队参赛,参赛队员以自愿原则报名参加。市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及各健康单位按要求组队参赛,每队10-20人,具体参赛人数见附件1。
三、竞赛内容
(一)健走比赛。
参赛队员佩戴大赛专用运动处方计步器(计步器可由本单位购买或借用),记录每天的健走数据,并将数据上传至活动网络中心,以健走步数与健走强度累计计算积分,满分1000分。在全国各示范区之间、各省之间、省内各示范区之间、示范区各小分队之间,开展四个维度、为期100天的团队健走竞赛。
(二)参与式活动。
在健走竞赛的同时,我市将配合组织开展线上、线下参与式活动,具体包括:健康体测、启动仪式、自主激励机制设置,实地健走、健康讲座、万步领队培养、万步有约传播、征文大赛和健康素养提升行动等。
(三)减重大赛。
利用大赛平台开展减重大赛。参赛队员进行健康体测,体测结果为24≤BMI≤30,或腰围男性≥90cm、女性≥85cm的队员,即自动进入减重大赛,大赛提供技术、教练、数据、设备和奖品支持。
四、激励机制
除国家、省各项奖励外,对于成绩优秀、组织得力的参赛单位、团队和个人,我市将进行表彰奖励。设置优秀组织单位奖及个人奖,优秀健走团队奖及个人奖等奖项,获奖的单位可在下届大赛中增加一定比例的参赛名额。
五、时间安排
(一)第一阶段:宣传动员,召开第四届“万步有约”健走激励大赛舞钢赛区动员会(2019年3月1日—3月25日)。
(二)第二阶段:各参赛单位组织报名,填写参赛人员报名表(附件2)。纸质报名表(加盖公章)及电子文档于2019年3月26—4月4日报市卫健委慢防办(电话:7281955,7281870邮箱:wgsmfb@163.com)。
(三)第三阶段:上传队员信息,组织各参赛队队长培训,发放计步器(2019年4月5日—4月12日)。
(四)第四阶段:组织开展热身赛(2019年4月13日—5月5日)。
(五)第五阶段:在市党政综合办公楼前广场举行启动仪式;开展第一次线下活动;对参赛队员进行体测(2019年5月6日-5月10日)。
(六)第六阶段:举行第四届“万步有约”健走激励大赛正式赛;开展第二次线下活动(2019年5月11日—8月18日)。
(七)第七阶段:对第四届“万步有约”健走激励大赛舞钢赛区活动进行总结表彰。同时,为保持参赛人员“日行万步,健康长寿”的生活方式,在第四届“万步有约”健走激励大赛结束后,凡有计步器的单位及个人,可以继续在万步网开展健走竞赛活动(个人竞赛,单位竞赛,团队竞赛),万步网可根据各单位需求免费设计比赛专区和比赛方案。
六、成立竞赛管理委员会
为圆满组织好本次活动,市政府决定成立第四届“万步有约”健走激励大赛舞钢赛区管理委员会,王海彦同志任主任;陈云洲同志、姬冠华同志任副主任;市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分管负责同志为成员。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于市卫健委,负责竞赛活动的日常管理,大奖赛方案制定,与省级大奖赛管理委员会沟通联络,传达上级相关文件精神,组织开展竞赛启动、培训和技术指导,督促各参赛单位开展竞赛工作,适时通报竞赛情况等工作,殷清宏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七、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万步有约”健走激励大赛活动参赛范围广,规模大,既是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复审验收的一项指标,也是宣传舞钢、展示舞钢风采的机会与平台。各参赛单位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明确具体责任人,按照大赛规则,认真组织本单位人员参赛。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为各单位要加强对第四届“万步有约”健走激励大赛的宣传,普及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深化我市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营造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大力推进“健康舞钢”建设,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各参赛队参加启动仪式时统一着春秋款运动装,款式自定。
(三)加强服务,确保实效。
第四届“万步有约”健走激励大赛舞钢赛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要做好竞赛组织、服务、指导等工作,及时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保障大赛顺利进行,取得良好效果;建立定期通报制度,每2周对各参赛单位健走排名通报1次,激励各参赛队奋勇争先,取得优异成绩
第四届“万步有约”健走激励大赛全国赛区
奖项设置
第四届“万步有约”健走激励大赛将以线上健走比赛成绩为主,结合线下各项活动的开展情况设置奖项(全国赛区各类奖项奖金及奖品合计共2047万元)。
一、健走全国赛
(一)全国赛省级奖项。
评奖范围:参赛区县数量不少于6个的省份参与省级一、二、三等奖评奖。
省级一等奖。表彰排名第1位的省。
省级二等奖。表彰排名第2~4位的省。
省级三等奖。表彰排名第5~10位的省。
省级优秀奖。表彰健走成绩得分超过700分的省。
(二)全国赛区县奖项。
评奖范围:参赛人数不少于500人的区县参与金、银、铜牌示范区及全国百强健走示范区评奖。
金牌健走示范区。表彰奖励排名第1位的区县。奖金奖品总价值30万元。
银牌健走示范区。表彰奖励排名第2~4位的区县。奖金奖品总价值60万元。
铜牌健走示范区。表彰奖励排名第5~10位的区县。奖金奖品总价值60万元。
全国百强健走示范区。表彰奖励排名第11~100位的区县。
每个获奖区县获得价值1万元的奖品。
全国优秀健走示范区。表彰奖励健走成绩在700分以上的区县。
进步奖。对于连续2年参加“万步有约”大赛的区县,将根据连续两届健走成绩全国排名,评选出进步最大的60个区县。
健走示范城市。健走示范城市是“万步有约”推广科学健走与慢病防控新模式的示范基地。每个健走示范城市将获得总价值20万元的奖金奖品,用于支持健走示范城市建设。
主办城市。主办城市是下届大赛全国启动和总结仪式的举办地,拥有在全国范围内宣传城市形象的权利,并将加入下届大赛组委会,参与方案制定。主办城市将获得下届活动组织经费100万元,用于组织全国启动和表彰仪式、总结会和项目论证会等。
(三)全国赛个人奖项。
万步先锋奖:表彰奖励健走成绩前10%的参赛个人。当由于成绩排名并列导致实际人数超过表彰名额时,将通过随机抽取的方式从成绩并列名单中抽出获奖人员。每人获得价值约100元的奖品。
二、健走省级赛奖项
(一)省内优秀健走示范区。
表彰各省排名前3位的区县,共约100个,若省内区县不超过3个,则只奖励排名第1位的区县。
(二)优秀团队奖。
表彰奖励各区县综合排名前3位的团队,人数少于10人的团队不参与优秀团队评奖。
评选标准:团队规模、团队健走成绩、领队活动组织情况、征文大赛参与情况、传播信使开展情况、团队体测完成情况等。
每个团队将获得价值2000元的奖品。
(三)减重达人奖。
表彰奖励组织减重大赛的区县中减重改善效果最佳的前10名参赛人员,不足10名的按照实际人数进行奖励,每人将获得价值300元的奖品。
三、组织奖
(一)省级优秀组织奖。
省级优秀组织一等奖。表彰组织成绩排名第1位的省。
省级优秀组织二等奖。表彰组织成绩排名第2~4位的省。
省级优秀组织三等奖。表彰组织成绩排名第5~10位的省。
(二)省级组织奖。
对各省级大赛组织单位以组织经费的方式给予奖励,将根据本届大赛各省组织规模作为组织经费分配依据。
(三)全国优秀组织示范区奖。
表彰组织成绩排名前100位的区县。
(四)优秀健走组织单位奖。
表彰奖励健走成绩优秀、单位职工覆盖面大、活动组织优秀的单位,由各区县推荐2个候选单位,大赛组委会审核认定。
四、传播奖
(一)优秀传播信使奖。
1.省级优秀传播信使奖。表彰奖励20名省级活动传播负责人,每人将获得价值300元的奖品。
2.区县优秀传播信使奖。各省自行评选出前30%的区县优秀传播信使,每人将获得价值200元的奖品。
3.团队优秀传播信使奖。各区县自行评选出前30%的优秀传播信使,每人将获得价值100元的奖品。
(二)征文大赛奖。
表彰奖励征文大赛中排名前200位的作品,获奖作品的作者将获得价值300元的奖品。
(三)优秀领队奖。
表彰奖励2000名优秀领队,按领队活动积分评选,每人获得价值300元的奖品。
五、其他奖项
1.省级区域大赛创新奖。表彰在省级区域大赛中,组织形式和效果最具创新特色的省,评选方式为各省自行上报给组委会,组委会组织专家评选。
2.区县级区域大赛创新奖。表彰在区县级区域大赛中,组织形式和效果最具创新特色的区县,评选方式为各省推荐,组委会组织专家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