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智能问答 繁體版
本网站已支持IPV6
发文字号 索引号 WG001-0202-2015-00054 发布日期 2015-09-18 有效性
主题分类 市政府办文件 体裁分类 服务对象
文号
索引号WG001-0202-2015-00054
关键词
主题分类市政府办文件
体裁分类
服务对象
有效性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市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政策 - 其他文件 - 市政府办文件

舞钢市人民政府办公关于转发平政办〔2015〕24号文件的通知

发布日期:2015-09-18 来源: 浏览次数:

舞政办〔2015〕62号


舞钢市人民政府办公关于转发平政办〔2015〕24号文件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人民政府各部门: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2015年平顶山市加快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建设专项工作方案的通知》(平政办〔2015〕24号)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切实做好商务中心区建设专项工作。

 


   2015年5月25日                           
  


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2015年平顶山市加快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建设专项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新城区、高新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

市发改委制定的《2015年平顶山市加快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建设专项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5年4月22日                           

 



2015年平顶山市加快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建设专项工作方案
(市发改委 2015年4月17日)

为进一步明确2015年度工作任务,推动全市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以下简称“两区”)加快发展,增强城市发展实力和支撑服务能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使“两区”建设成为我市经济转型、优化结构的重要途径,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思路
  以促集聚、育特色、提服务、强融合为重点,坚持把“两区”作为加快发展服务业的主要载体,突出商务中心区生产性服务功能和特色商业区生活性服务功能,推动业态模式升级,继续抓好特色商业街打造、商务楼宇经济发展、城市综合体或大型综合商业设施建设、现代化专业市场建设等四个重点,加快培育一批产业高集聚、产出高效益、功能高复合、空间高密度、就业高容量的服务业集群,使之成为我市经济转型升级的主要抓手,促进我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二、发展目标
  (一)发展规模不断壮大。2015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5亿元,比2014年增长17%以上,其中基础设施投资10.1亿元;实现营业收入65亿元,同比增长17%以上;税收突破3.8亿元,同比增长58%以上;从业人员达到3万人。
  (二)基础设施继续完善。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全年完成投资10.1亿元以上,完善近期建设区域主干道路、市政管网和供电、给排水、公共服务等配套基础设施。
  (三)业态模式持续创新。促进新兴商业业态、商业模式和高端人才不断集聚,投融资模式和运营管理机制与时俱进,内在增长因素活跃,“两区”与产业集聚区之间、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形成协调联动、融合发展局面。
  三、重点工作
  (一)大力开展开放招商。按照各自“两区”发展规划中确立的功能定位、产业特色,充分发挥“两区”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的平台作用,突出重点,加大对世界500强、国内500强服务业企业和知名商业地产商的定向招商力度,招大引强选优,以招商引资带动“两区”快速发展。积极组织各县(市、区)参加招商活动,搭建“两区”招商推介平台,争取签约、落地一批重大项目。各县(市、区)可结合本地“两区”主导产业和项目谋划情况,有计划地组织开展一系列专题招商活动,提升“两区”招商引资效果。
  (二)推进重点项目建设。2015年要加快推进盛源电子科技大厦、福建商会大厦、新升国际商贸中心、舞钢建业综合酒店、宝丰万洋国际商业第一街、宝酒文化园、郏县中金新天地城市综合体等一批重点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争取年内开工建设。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服务业领域专项资金,加大对电子商务平台、专业市场集群、商文旅融合项目的支持力度,力争在项目建设上有新进展、投融资上有新突破、企业服务上有新成效。
  (三)基础设施建设先行。加快完成空间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审查审批工作。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造相结合,加快完善“两区”内道路、供排水和污水管网、供电、供热、供气、通信、信息网络等公共服务设施。鼓励公益基础设施和商业项目捆绑建设,探索建立“公商协同、以商补公”长效机制。2015年重点完成稻香路河道两侧及桥梁工程、大众路地下管网改造、路面硬化、路灯照明及园林绿化工程、新华路南延工程、长江路工程等城市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制定区域内村庄搬迁改造专项工作计划,将区域内城中村优先纳入城市棚户区改造范围,年内启动9个村庄(小区)的拆迁改造工作,完成拆迁面积0.74平方公里、安置拆迁人口4507人的年度工作任务。
  (四)实施精品创建工程。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进度,使一些条件好的“两区”率先做大规模、提升水平、树立标杆,引领其他“两区”发展,形成“雁阵效应”。
  1.商务中心区要提升生产性服务功能,推动各类商务服务机构集聚,配套发展相关产业,促进产业、城市、生态功能协调融合。市商务中心区定位为辐射豫西南的现代化生态型商务中心区,力争形成一批区域高端商务服务平台,推动金融保险、地方投融资平台、本地企业总部等集中布局,集聚发展企业管理、咨询策划、研发创意、法律会计、经纪代理、产品检验检测认证等商务服务,加快培育商务服务业集群,增强区域综合服务功能,2015年加快盛润·公馆项目、建业·十八城项目建设进度;舞钢市和郏县商务中心区要紧紧围绕当地主导产业升级,重点发展研发设计、仓储物流、检验检测、投融资、人力资源等生产性服务业,建设展示交易、信息服务、电子商务、技术推广等公共服务平台,形成与主导产业配套联动、专业服务功能突出的商务服务中心。
  2.特色商业区要提升生活性服务功能,积极适应和扩大消费,力争培育形成一批核心商圈和专业市场、商文旅融合发展集群。新华区和卫东区特色商业区要立足建设平顶山新的商业商贸集聚中心,着力打造现代综合型商业区,主动适应由单纯购物消费向体验消费、绿色消费、最终消费转变的趋势,统筹实体商业与网络商业布局,持续调整优化业态、品牌、服务结构,加快综合商业设施建设和精品商业街培育。要加快新华园·怡购城、新华区西高皇旧村改造开发、鹰城(国际)商务中心、鹰城商贸中心、恒温库碧水香墅等项目建设。
  宝丰县特色商业区要依靠交通区位优势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努力建设成为商文融合发展的实验区,加快宝丰万洋国际商贸城、宝丰县龙博金街等项目施工进度。鲁山县、叶县特色商业区要着力推进商文旅融合发展,加快统筹开发、优化环境、规范业态,强化独特性、差异性塑造,深入挖掘假日消费、夜市消费、古文化体验、农家乐、野外生存体验、拓展训练等休闲旅游消费市场潜力,积极培育餐饮、古玩、文化、休闲、土特产、户外用品等特色商业街。湛河区、石龙区特色商业区要加大开放招商力度,吸引项目尽快入驻并开工建设。
  (五)调整部分“两区”规划。为解决部分“两区”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空间受限、拆迁建设缓慢等实际困难,对确需调整规划且有巨大发展潜力的“两区”,将积极与省“两区”发展联席会议办公室衔接,年内第一批完成市商务中心区和新华区、卫东区、鲁山县特色商业区的规划调整工作。
  四、保障措施
  (一)健全工作落实机制。一是各县(市、区)政府要根据市编委的批复,在5月底前做到两个到位,即“机构组建到位、人员抽调到位”;二是各县(市、区)政府要根据本方案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对重点工作要明确时间节点并落实到责任人。
  (二)建立工作协调机制。一是坚持和完善联席会议制度,“两区”联席会议原则上一季度召开一次,会议重点是协调和解决重点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把反映的问题落实到有关部门,限时解决;二是建立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台账机制,建立工作进度台账并实施动态管理,由责任单位按月度向市“两区”联席会议办公室报送工作进度;三是建立工作进展定期通报机制,市“两区”联席办公室定期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通报,对承担重点工作措施不力、进度缓慢的部门和单位,将提交市政府督查室进行督办。
  (三)强化考核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两区”统计监测体系,加强统计指标上报工作,按季度公布工作进度,按年度对“两区”进行综合排序,对规模实力强、发展速度快、质量效益好的“两区”进行通报表彰。
  (四)认真贯彻落实政策。加大政策落实力度,确保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在“两区”建设方面率先落到实处,并产生较好效果。对“两区”范围内符合省服务业资金投向的重点项目将优先予以申报。鼓励各类投融资平台为“两区”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提供融资支持。各县(市、区)也要出台加快“两区”建设的推进政策。
  (五)鼓励体制机制创新。在抓紧组建各县(市、区)“两区”管理机构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政府引导+公司化运作”的运营模式,鼓励建立服务中心、投融资平台、信息服务等平台。支持有条件的“两区”进行体制创新,为“两区”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附件:1.2015年度平顶山市“两区”工作计划指标
        2.2015年度平顶山市“两区”重点项目建设进度
          安排表
        3.2015年度平顶山市“两区”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表
附件1
2015年度平顶山市“两区”工作计划指标
“两区”代码 “两区”
名称 2014年主要指标完成情况(亿元) 2015年主要指标安排
(亿元) 2015年计划投资(亿元) 2015年计划新开工项目(个) 2015年计划新建成或完成改造区域面积(平方公里) 2015年“两区”
基础设施计划 2015年拆迁安置计划
  营业
收入 税收收入 从业
人员(人) 营业收入 税收收入 从业
人员(人) 投资总额 其中:
基础设施投资额   园区道路(公里) 供水管网(公里) 绿地
面积(平方米) 村庄(小区)总数(个) 拆迁
面积(平方米) 涉及
安置
人数
(人)
SWS0400 平顶山市商务中心区 2.67 0.11 294 3.5 0.15 450 11.6 0.9 4 0.1 2 4 15000 0 5000 120
TSQ0401 新华区
特色商业区 7.7 0.7 6880 8 1 10000 25 3 1 0.08 5 1.2 14000 1 312668 400
TSQ0402 卫东区
特色商业区 29 1.2 8000 30 1.3 8500 5.5 0.5 0 0.04 0.7 0 0 2 20000 2378
TSQ0403 湛河区
特色商业区 0 0 99 0.01 0 99 3 1.5 1 0 1.95 1.95 0 0 0 0
TSQ0404 石龙区
特色商业区 0 0 0 0 0 0 1 0 0 0 0 0 0 0 0 0
TSX0405 宝丰县
特色商业区 9.8 0.055 7000 12 0.6 8000 10 1.3 4 0.02 2.5 1 600 3 100000 1427
TSX0406 叶  县
特色商业区 4.1 0.05 926 4.6 0.23 951 3.5 0 2 0 0 0 0 0 0 0

TSX0407 鲁山县
特色商业区 4 0.32 900 5.5 0.44 1200 4.5 1.4 3 0 5 7 5000 0 0 0
SWX0408 郏  县
商务中心区 0.05 0 135 1.5 0.08 350 4.9 0.5 2 0.3 3.2 2.2 123976 0 0
 0
SWX0410 舞钢市
商务中心区 0 0 0 0 0 0 6 1 1 0.2 3 3 0 3 0.4 182
全市汇总 57.32 2.435 24234 65.11 3.8 29550 75 10.1 18 0.74 23.35 20.35 158576 9 437668 4507


  
附件2
2015年度平顶山市“两区”重点项目建设
进度安排表
                                                                    单位:亿元
序号 项目名称 所处
“两区” 总投资 年度
计划
投资 开工
日期 责任单位 责任人 
1 盛源电子科技大厦 平顶山市
商务中心区 3 0.5 2015.4 新城区管委会 王三朴
2 福建商会大厦 平顶山市
商务中心区 4 0.5 2015.4 新城区管委会 赵国良
3 盛润·公馆 平顶山市
商务中心区 4 0.5 2014.11 新城区管委会 王三朴
4 建业·十八城 平顶山市
商务中心区 25 3 2013.10 新城区管委会 赵国良
5 林溪美地 平顶山市
商务中心区 16 2 2014.6 新城区管委会 赵国良
6 蓝湾·翠园 平顶山市
商务中心区 8 2.8 2013.10 新城区管委会 王三朴
7 金石九天城 新华区
特色商业区 34.3 7 2014.9 新华区特色商业区服务中心 岳  磊
8 平顶山市新华区西高皇旧村改造开发  新华区
特色商业区 74.7 7 2014.6 新华区特色商业区服务中心 岳  磊
9 新华园怡购城 新华区
特色商业区 35 8 2013.7 新华区特色商业区服务中心 岳  磊
10 鹰城商贸中心 卫东区
特色商业区 18 2 2013.8 卫东区政府 徐自乾
11 鹰城(国际)商务中心 卫东区
特色商业区 17 2 2013.8 卫东区政府 徐自乾
12 恒温库碧水香墅 卫东区
特色商业区 2.6  1 2014.9 卫东区政府 徐自乾
13 新升国际商贸中心 湛河区
特色商业区 8 1.5 2015.12 湛河区市场发展管理处 吕耀民
14 石龙区特色商业街 石龙区
特色商业区 3.6 1 2013.8 石龙区商务局 张宏伟
15 中联华美商贸城 鲁山县
特色商业区 4 1.2 2015.5 鲁山县城南特色商业区管理服务中心 党宏亮
16 鲁山县太极公馆 鲁山县
特色商业区 2.5 1.1 2015.1 鲁山县城南特色商业区管理服务中心 党宏亮
17 正安百货 鲁山县
特色商业区 2  0.8 2015.4 鲁山县城南特色商业区管理服务中心 党宏亮
18 宝丰万洋国际博览城 宝丰县
特色商业区 10 7 2014.6 宝丰县特色商业区管理服务中心 董自耀
19 宝丰县龙博金街 宝丰县
特色商业区 2.05 1.05 2014.3 宝丰县特色商业区管理服务中心 董自耀
20 宝丰山河华府 宝丰县
特色商业区 7  1 2015.10 宝丰县特色商业区管理服务中心 董自耀
21 宝丰县大驰商业广场升级改造 宝丰县
特色商业区 0.56  0.56 2015.3 宝丰县特色商业区管理服务中心 董自耀
22 宝酒文化园 宝丰县
特色商业区 5  2 2015.7 宝丰县特色商业区管理服务中心 董自耀
23 中金新天地城市综合体 郏  县
商务中心区 2 0.8 2015.5 郏县商务中心区管理服务中心 石建伟
张政军
24 福万城二期 郏  县
商务中心区 3.8 2.8 2014.6 郏县商务中心区管理服务中心 石建伟
张政军
25 时代广场 郏  县
商务中心区 20  0.8 2014.3 郏县商务中心区管理服务中心 石建伟
张政军
26 海文国际金融商业中心 舞钢市
商务中心区 8 2 2012.5 舞钢市商务中心区管委会 陈松杰
27 融鹰垭都水郡 舞钢市
商务中心区 6 1 2013.2 舞钢市商务中心区管委会 陈松杰
28 建业森林半岛二期 舞钢市
商务中心区 2  1 2014.1 舞钢市商务中心区管委会 陈松杰
29 建业综合酒店 舞钢市
商务中心区 3 1 2015.10 舞钢市商务中心区管委会 陈松杰
30 北武当园区恢复建设 叶  县
特色商业区 3.5 1.2 2014.10 叶县特色商业区建设指挥部 李红民
31 方得·紫和城 叶  县
特色商业区 4.5 2.3 2015.5 叶县特色商业区建设指挥部 李红民
附件3
2015年度平顶山市“两区”基础设施建设情表
序号  “两区”
名称 建设内容 计划投资额(亿元) 责任单位 责任人
1 新华区特色商业区 对稻香路河道两侧及桥梁建设(建设路以南)  2.85 新华区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 郑华永
2 新华区特色商业区 新华园怡购城基础设施 0.15 新华区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 郑华永
3 卫东区特色商业区 大众路地下管网改造、路面硬化、路灯照明及园林绿化 0.5 卫东区政府 徐自乾
4 湛河区特色商业区 两条主干道建设工程:修建新华路南延工程1987米、长江路工程2408米 2.7 湛南新城发展有限公司 王新道
5 鲁山县特色商业区 鲁班路、丝绸路、府前东路、健康路、祥瑞三路等道路建设 1.2 鲁山县城南新区管委会 党宏亮
6 宝丰县特色商业区 迎宾大道东延工程 0.56 宝丰县交通运输局 商金生
7 宝丰县特色商业区 东四环南段新建工程 0.74 宝丰县交通运输局 商金生
8 郏县商务中心区 民生路北延,人民路北延,紫云路北延(凤翔大道至北三环段),成功路四条道路及管网铺设、亮化、绿化设施建设 0.5 郏县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 石建伟
张政军
9 舞钢市商务中心区 区内新五路、铁山大道西进工程,新建道路长度3公里,配套建设沿线水、电、通讯等设施 1 舞钢市城投公司 杨晓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