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十届五次会议 第67号提案的答复
舞教〔2021〕53号 签发人:魏红涛
办理结果:A
对市政协十届五次会议
第67号提案的答复
张红丽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加强我市中小学体育课程建设的提案”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针对您提出的建议,我们积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继续加强普及基础性体育教育教学,增强中小学生体魄
继续组织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评比展示、一校“三操”( 广播操、自编操、特色操)活动,推动学校基础体育教育教学落到实处,保证学生在校期间运动时间。冬季开展集体长跑、跳绳、踢毽活动,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学校继续开展社团活动,尊重学生个性,按照兴趣爱好成立足球、篮球、乒乓球等特色社团。定期举办学生运动会或体育节,激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高体质,增强体魄。
二、创新体育教育教学方式,促进学校体育课程改革
严格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开足开齐体育课,保证小学一至二年级每周4课时、三至六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每周2课时。因地制宜制订并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施方案,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中科学安排体育课时,持续开展特色体育教育,提升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的快乐体验,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爱好,开展多种类、多方式的体育活动。
三、实施“一校多品”工程
大力推动足球、篮球、排球、橄榄球等集体球类项目,积极推进田径、体操等个人项目,广泛开展乒乓球、羽毛球、武术等青少年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聘请专职教师或专业人员进入校园开展文体活动指导。进一步挖掘地方民间体育资源,充实和丰富体育课程内容。市县级教育部门要加强对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指导,使每一所学校均形成“一校一品”的特色体育项目。
四、继续开展体育教师培养,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通过特岗教师招聘、事业编制教师招聘、高校直招等方式,增加学校体育教师数量。二是吸纳各专业协会、专业特长文体人才和社会体育俱乐部教练深入学校兼课,直接充实学校体育教师力量,提升学生体育特长的专业水平。三是落实走校送教制度,区域内公用体育教师,统筹安排体育教学任务,鼓励城镇体育教研员、教师到基层中小学走教、送教,缓解教师结构缺编压力。四是建立健全体育教师培养体系,以培训、座谈会的方式,定期组织开展体育教师培训,举办“三大球两小球、田径”体育教师专项培训,组织体育骨干教师参加国家级、省级篮球、足球教练员培训。五是保障体育教师职务评聘、评优表彰等方面待遇,将体育教师组织开展课外活动、体育锻炼等纳入教学工作量。
五、深入开展足球进校园活动,推动特色体育校园建设
我市教育行政部门将以学校为依托,以体验与教学相结合为抓手,充分利用学校体育设施条件,开展各具特色的校园足球活动。一是在体育课增设足球内容,加大足球知识和技能的普及力度。二是强化足球社团建设,做到班班有社团,形成普遍参与足球运动的良好态势。三是在课外活动中开展丰富多彩的足球训练、竞赛活动。四是加强校园足球文化宣传,全面营造校园足球活动氛围。五是每年举行足球节,促进足球文化的普及。继续开展小学五人制、初中七人制、高中十一人制足球(男、女)联赛,组织面向全体学生的足球文化类活动,如征文、摄影比赛等,促进学校足球教学的落实。六是举行体育教师足球教学业务培训,提升教师专业水准和教学水平。七是定期总结交流和考核表彰,及时进行典型经验推广。
六、建立健全中小学体育评测制度,充分发挥测评结果的作用
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办法》,制定《舞钢市贯彻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方案》,建立体质健康监测站,为中小学校配备《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器材,确保每年体质健康测试和上报国家体质健康网工作顺利完成。逐步建立和完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记录体系,实行测试结果抽测和公告制度,每年对各校的测试结果进行抽测,分析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并及时公开和告知家长,充分运用测评结果指导工作适度调整。建立由小学到高中阶段《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登记卡,存入学生成长档案,做到让家长动态把握学生体质健康发展趋势。
七、进一步强化督导检查,完善学校体育评估机制
对各学校体育工作情况进行调研,加大对体育教学课时、教学内容、教学质量的督导检查力度,强化对学校、教师的理念培育和绩效考核,切实保证在校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不得以任何形式挤占体育课和阳光体育大课间。
2021年7月18日
舞钢市教体局 联系电话:18637506288 联系人:张耀军
抄送:市政协提案委(2份) 市委市政府督查局(2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