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智能问答 繁體版
本网站已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乡镇动态

田间废弃物变为“新资源” 秸秆综合利用书写农业绿色发展实践

发布日期:2025-05-22 来源:融媒体中心 浏览次数:

秸秆综合利用对于提高农村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意义重大。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支持秸秆综合利用,精准划定禁烧范围,依法依规落实禁烧管控要求”。前不久印发的《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提出“推进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粮食颗粒归仓后,我市加强秸秆综合开发利用,拉开了小麦秸秆变废为宝的工作序幕。

5月21日,记者走进枣林镇店李村,麦浪翻滚,麦田流金,机器轰隆作响,农户们分外忙碌。大片的麦田里,收割机、秸秆搂草机、秸秆打捆机正有序作业,麦子收割、秸秆打包、秸秆装车形成了一个流水线。眼前百亩田地被包裹成方块状的“麦秸块”,将运往养殖场,成为牛羊的“盘中餐”。

枣林镇的粮食大户刑全耀去年就和养殖场合作,将麦秸秆变成了实打实的收入,今年他种的35亩小麦秸秆将全部打包销售给养殖场。

刑全耀说:“给人家打捆拾麦秸一千多亩地,大概盈利两万来块钱。这个收割得快,打捆机一个小时大概打四五百捆。”

秸秆离田回收这一高效的作业方式不仅为农户节省了清理秸秆的时间和劳动力,同时遏制了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这一举措对我市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农民增收具有深远的影响。

枣林镇农业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现在,枣林镇的小麦收获已经进入了关键时期,镇政府提前组织谋划,对有条件的村组织专用打捆车对小麦秸秆进行打捆处理。这样做既提高了农户的收入,又对秸秆禁烧工作的推进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先收先打捆,边收边打捆,这是枣林镇参照往年秸秆回收经验做出的新实践。近年来,枣林镇对小麦秸秆、玉米秸秆、大豆秸秆陆续进行有效回收利用。2024年枣林镇全镇5.3万亩农田,秸秆回收总面积超过2万亩。

将秸秆综合利用,我市持续把田间废弃物变为产业“新资源”,秸秆正经历着一场华丽蜕变,书写出舞钢市农业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记者刘振方 冯永亮 蔡昀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