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奋力答好民生答卷
民生连着民心,增进民生福祉,一直是老百姓关切的热点。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民生幸福工程,持续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以破解难题的“力度”提升民生发展的“温度”,奋力答好民生答卷,让老百姓收获“稳稳的幸福”。
近日,记者来到朱兰街道豫浙家园小区看到,硬化后的道路宽阔平坦,杂乱的飞线被归拢整齐,墙体的外立面已经刷上新漆,整个小区焕然一新。
小区居民赵见心说:“原来咱小区没有改造前,路面上那都坑坑洼洼的,没法走,下来感觉着可堵的慌。现在改造了之后,你看路灯建的也可亮,包括那边的健身器材,喝了汤没事了,下来溜溜圈转转。”
朱兰街道相关负责人说:“朱兰街道一直是以党建为引领,把老旧小区改造工程,作为我们的民心工程。2020年以来,我们已经改造了42个小区,涉及的有201栋楼,居民有5142户,总的建筑面积有59万平方米。通过这个改造,我们不仅提升了小区的硬件环境,更是提升了居民生活的这个幸福感和满意度,也增强了社会治理的凝聚力。”
民生实事扎实推进、落地见效,老旧小区改造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有效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自2020年以来,我市共改造完成老旧小区57个,通过雨污管网改造、道路修缮、停车位规划、绿化升级、健身设施配备等一系列工程,让居民生活品质显著提升。
民生温度不仅体现在硬件升级上,更融入了便民服务的细节中。记者在垭口街道府东社区蓝城·明月江南小区的社区大食堂内看到,桌椅整齐、灶台干净、香气扑鼻,处处洋溢着温馨的气息,工作人员正将可口饭菜送到独居老人手中。
据了解,该社区有不少独居老人,子女多在外地务工,如何让老人及时吃上“热乎饭”成了子女们的难题。对此,小区积极回应民生需求,聚焦“一老一小”群体,迅速建成社区食堂。食堂推出8元老年优惠套餐和10元不限量管饱套餐,通过科学搭配食材、明码标价,让老人们以实惠价格享受一日三餐 。
小区居民古运田说:“社区食堂,饭菜很可口,解决了我们吃饭难的问题。”
近年来,我市全面加强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构建了以市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为统筹、街道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为主体、社区养老服务驿站为延伸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让老年人在家门口享受到便捷实惠的普惠型养老服务。截至目前,共新增城镇社区老年助餐场所3家,覆盖率提高到60%;新增乡村老年助餐场所12家,覆盖率提高到20%;完成特殊困难家庭适老化改造400户以上;完成枣林镇、尹集镇敬老院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改造。
农村群众能不能喝上干净水、放心水,一直是我市积极探索解决的问题。有些地方水管老化,有些村子水压不稳,还有的地方水质需要再提一提标准,而我市通过大力推进农村供水改造,从水源地到水龙头,每个环节都盯紧实施,真正让咱老百姓喝水不操心,用水更安心。
在尹集镇楼房湾村,清澈的自来水已流入家家户户。村民王丙丽正在家中洗菜,听见“哗啦啦”的水声,她笑着讲述曾经的用水难题。
村民王丙丽说:“我们没有通自来水之前,打的井一旱都没水了,吃水很作难。这自来水通了以后,吃水很方便,方便了群众。”
如今,我市农村供水全覆盖项目惠及6个乡镇33个行政村,通过实施16处单村饮水提升工程、11处饮水工程维修养护、12个社区供水管网改造,铺设258061米PE管道,彻底解决了我市8007户27200人季节性吃水难问题,把这项民生实事真正办到了百姓心坎上。
变化的是时间线,不变的是为民初心、惠民真情。多年来,我市坚持以民为本,聚焦民生关切精准发力,将一桩桩民生"微诉求"办成一件件惠民"大实事"。如今,随着民生答卷的不断书写,舞钢正以扎实步履,向着更高品质的幸福生活稳步迈进。(记者张琳涵 刘文婷 陈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