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钢市义务教育学校学生体育锻炼与睡眠监测方案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教育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增强学生体质,保证学生享有充足睡眠时间,促进我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制定本监测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通过持续监测工作,让家长和中小学生科学认识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了解运动在增强体质、促进健康、预防肥胖与近视、锤炼意志、健全人格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体育与健康意识,增强体质锻炼的意识和能力;让家长和学生认识到充足睡眠对学生健康成长的极端重要性,提高教师思想认识,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睡眠卫生习惯,引导家长重视做好孩子睡眠管理。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全面发展。突出学生德智体美美劳全面发展理念,构建监测指标体系。
(二)坚持宣传导向。监测的过程,也是宣传的过程,不断提升家长、学生及教师的认识。
(三)注重监测实效性。创新监测的方式方法,深入了解我市学生体育锻炼、睡眠及在校学习时间的现状,使监测工作更加科学高效。
(四)强化结果运用。坚持问题诊断和示范引领并重,有效发挥监测诊断、改进、引导功能。
三、监测对象
监测对象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
四、监测内容
对照《中小学体育工作督导评估办法》,依据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体育锻炼情况、睡眠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监测。
相关影响因素如体育课程开设、条件保障、教师配置、教育教学、学业负担及学校作业管理等。
五、监测周期
一学年监测1次。
六、监测实施
(一)成立监测工作领导组织
成立由教育体育局局长任组长、教育发展中心主任任副组长、教体局班子成员参与的领导小组。具体监测工作由教育发展中心负责组织实施。
(二)工具研制
制定监测指标体系、相关因素调查问卷、座谈。问卷分为家长问卷、教师问卷和校长问卷。随机对学生进行座谈。
(三)监测方式
体育锻炼:通过查阅学校资料、问卷、座谈、听课、实地察看等方式进行监测。
睡眠:通过查阅学生家庭作业、问卷、走访学生(家访)等方式进行监测。
同时,在问卷中渗透运动、睡眠等科学知识,变相向家长及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宣传。
(四)样本抽取
学生:每校随机抽取30名学生,覆盖所有年级。
教师:所有体育教师。
家长:每校所有的家长参与问卷。
家访:每校随机抽取3-5名学生,进行家访。
(五)数据分析
建立监测数据库,对数据进行分析,形成监测结果。
(六)监测结果运用
监测结果形成监测报告,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示。该报告呈报教育体育局相关领导及相关股室,作为下一步学校管理工作的依据;报告下发至学校,作为学校改进工作的参考。在监测中发现的典型经验案例,搭建交流学习平台,在全市推广。
附件:义务教育学校学生体育锻炼与睡眠监测指标体系
附件
义务教育学校学生体育锻炼与睡眠监测指标体系
监测项目及内容 | 监测情况及说明 | 备注 | ||
A1体育锻炼与健康监测 | B1 体育教学 | C1体育课开足率。(依据课程标准) | ||
C2学校对在校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自护自救教育,开展运动风险管理 安全知识、技能培训。 | ||||
C3建立家庭体育作业制度。 | ||||
C4开展运动项目教学、训练,提高学生专项运动能力,至少在两个体育运动 项目上形成传统。 | ||||
B2 课外锻炼 | C5保证一小时锻炼时间的落实率。(重点:大课间活动安排次数/教学天数; 寄宿制学校建立每天做早操制度;制订和实施体育课、大课间和课外体育 活动一体化的阳光体育运动方案等工作情况) | |||
C6建立定期组织综合性或专项性的学生体育运动会制度。 | ||||
C7学校组建有运动队、代表队、俱乐部、兴趣小组等,积极开展课余体育训练。 | ||||
B3 评价 | C8把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情况、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运动技能等级纳入学生综合 素质评价体系。 | |||
B4 体质健康 | C9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学校每年对所有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 试并如实上报数据。 | |||
C10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率。(达标比率) | ||||
C11建立健全学生体质健康档案。 | ||||
C12学生体检率。(体检学生数/学生总数) | ||||
C13学生视力状况监测率。 | ||||
A2睡眠监测 | C14抽查学生家庭作业。 | |||
C15家访。 | ||||
C16学校对作业的管理情况。 | ||||
C17作息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