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案1 提案者:张丽萍
舞钢文明城市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政府在各小区以及道路两边安装了分类垃圾箱,但居民环保意识不强,对垃圾分类意识淡薄,垃圾乱丢乱放现象屡见不鲜。
建议:
一是充分利用媒体资源,加大垃圾分类和可循环利用科学知识的宣传教育。以街道和社区为单位,培训宣传人员,进行垃圾分类科学知识的普及教育,强化居民对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意识,把垃圾分类的好处和如何分类的办法宣传到每家每户。
二是为居民赠送分类垃圾袋,培养居民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三是健全垃圾分类回收制度与监督机制,确保垃圾分类回收的逐步推广和加快实施。
原案2 提案者:周拓疆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产品的极大丰富,生活垃圾也随着增多,垃圾种类也随着丰富,这就需要对垃圾进行进一步分类处理。以往在路边、小区内设置了分类垃圾箱,但很多居民却视而不见,主动进行垃圾分类者屈指可数。路边分类垃圾箱内的垃圾还是没有分类,瓜果皮、塑料袋、易拉罐等垃圾都混杂在一起。小区内的不少垃圾桶周边,一些纸盒、塑料瓶和厨余垃圾等堆放在一起,有的垃圾桶里还放着废电池等有害垃圾。扔垃圾还是显得很随意,并不怎么去区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箱,随意一扔了事。特别是新冠病毒感染后,污染的口罩也是混入其中,而传统生活垃圾集中混合式处理、收集方式,加大了对环境的污染,降低了部分可回收垃圾的利用率。
一、存在问题
1.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生活垃圾总量也呈逐年增长的态势,如何使这些垃圾变废为宝,从而实现垃圾的资源化,垃圾分类回收是最好出路。垃圾分类就是在源头将垃圾分类投放,并通过分类的清运和回收使之重新变成资源。
2.现在我国城市公共环境中,都是统一的分类垃圾桶,但乡村很多地方的民用的垃圾桶却不是分类垃圾桶,很多生活垃圾其他可回收物(纸类,塑料、金属等),以及很多有害物(电池、灯管和日用化学品)都混到一起扔到这些垃圾桶里。再由环卫部门定时收集后运送的垃圾场分类处理,耗费很多人力、物力。
3.目前,中国城市生活垃圾收集方式基本为混合收集,虽然中国政府提倡分类收集,但垃圾分类收集目前只占小部分。全国多个地方就已经开始垃圾分类的试点,但垃圾分类的效果却始终不怎么明显。我市仍然处于垃圾分类的“初级阶段”。分类垃圾桶也是形同摆设。
4.缺乏垃圾管理中的制度创新。垃圾分类涉及千家万户,涉及数百年来的生活习惯改变,仅靠几句标语、法规上的罚款很难让人接受。更何况不分类投放垃圾行为具有普遍性和瞬时性,执法的难度相当大。
二、建议与对策。
(一)强化宣传教育
垃圾分类是一项重要的环保行动,广泛开展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和倡导工作,使消费者树立垃圾分类的环保意识,阐明垃圾对社会生活造成的严重危害,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呼吁消费者积极参与。我建议通过以下渠道提高公民的垃圾分类知识:
1.社交媒体:利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发布垃圾分类知识文章、图片和视频,提高公众对垃圾分类的认知。
2.公园宣传车:在公园、社区等公共场所,利用宣传车巡回播放垃圾分类知识音频和视频,向市民普及垃圾分类知识。
3.学校教育:将垃圾分类知识纳入学校教育内容,让学生从小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并通过小手牵大手,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推动整个社会的垃圾分类意识。
(二)完善分类标准
目前,我市垃圾分类标准尚不够完善,给垃圾分类工作带来一定的困扰。为提高垃圾分类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我建议:
1.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分类标准,根据垃圾的成分、属性、危害性等因素进行分类,提高垃圾处理的效率。
2.设立分类垃圾箱,要求市民严格按照分类标准投放垃圾,以加强市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垃圾桶上必须注明回收的类别和简要使用说明,指导使用。
(三)优化垃圾处理设施
垃圾处理设施是垃圾分类处理的重要保障,优化垃圾处理设施可以提高垃圾处理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我们建议:
1.政府加大投入,对城市垃圾处理设施进行升级改造,提高垃圾处理的技术水平,垃圾分类应逐步细化。
2.建设多元化的垃圾处理设施,包括垃圾焚烧厂、垃圾填埋场、垃圾堆肥场等,以适应不同种类垃圾的处理需求。
(四)提高公民参与度
公众参与是推进垃圾分类的关键,我建议通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志愿者深入社区、学校、公共场所等地,指导市民进行垃圾分类,提高市民的垃圾分类技能,提高公民的垃圾分类参与度:
(五)强化政策引导
政府是推动垃圾分类的主导力量,我们建议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强化对垃圾分类的引导和管理:
1.制定垃圾分类管理办法,明确相关部门和单位的职责,加强对垃圾分类全过程的监管。
2.加大对垃圾分类企业的扶持力度,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资金补贴等政策支持,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工作。
3.将垃圾分类纳入城市规划,在住宅区、公共场所等地严格落实垃圾分类设施建设,将餐饮业等纳入试点范围中。餐饮业产生的食品垃圾在所有垃圾中占很大的一部分,能够先在试点中将厨余垃圾从混合垃圾中分离出来并单独进行处理,对垃圾分类处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六)推行循环经济
垃圾分类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行循环经济模式可以促进垃圾资源的有效利用。我们建议:
1.推广“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循环经济模式,鼓励企业将可回收资源进行回收再利用,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如电池、塑料等的无害化处理技术的研究。积极扶植垃圾回收利用的产业,消化和充分利用垃圾资源,为社会造福,减少二次污染。
2.加大对废品回收行业的扶持力度,提高废品回收率,减少废品资源的浪费。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引进现代化技术、设备,小区的菜叶子等垃圾统一收集,制作为肥料,食堂的菜叶子,统一回收装桶,发酵成有机肥。
通过以上一系列措施逐步鼓励、引导居民分类投放垃圾,环卫部门分类收集垃圾,形成良性循环,才能整体增强环保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