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智能问答 繁體版
本网站已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市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建议提案 - 政协委员提案 - 2023
提案号
第73号
提案者
苏爱琴委员
标题
关于落实和加强青少年体育锻炼场地设施建设的提案
提案内容

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主体的协同配合以及资源的多元整合是体教融合的重要方面之一,开展好中小学体育教育,需要学校和教师认真落实相关政策,更需要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引导和鼓励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注重身体素质提升。

然而,我们也看到,在推进这项工作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

一、学校体育场地器材存在一定城乡差异

在城乡场地器材的配比上,城市地区明显优于农村。近年中小学体育场地器材普遍有了较大的改善;然而场地器材的城乡差异从侧面反映出资源分配不均、地域发展不平衡,依然是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二、社区体育设施建设不足

在调研中得知,很多孩子很愿意邀请上几个同学一起在周边社区开展体育锻炼,特别是寒暑假期间;而家长也表示,就近到社区提供的场所锻炼比较放心。但是很多群众反映社区附近缺乏运动场所,因此完成学习后,很多孩子只能无奈地在家里打游戏和看电视。当前很多社区在体育设施建设上布点不足,一些设施未得到维护保养,导致生锈不能使用的情况很多。还有很多设施设备不适合青少年的运动,也大大限制了活动的开展。据一份民意调查显示,家长普遍认为社区体育环境建设是社区发展主要抓手,主要包括“增加适合儿童的运动器材”、“组织儿童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改善现有的运动场地”等方面。这些情况进一步反映出,不均衡、不充分的社区体育设施配置与儿童青少年日益增长的健身生活需求正逐渐成为社区体育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

三、大型住宅小区体育场地缺乏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大量土地被征用,大量开发建设的楼盘投入使用,其中不乏一些居住密集,楼房体量较大的小区,俨然成为一个个新型的“村落”,急需配套建设一些公共设施,然而,纵观很多开发的小区,由于建设规范的需要,除了预留一些标准的建设空间外,小区的青少年场地建设也存在不足,有的只是象征性地放了一些儿童的游乐设施,乒乓球,羽毛球等热门的大众运动缺乏场地设施建设,远远不能满足小区青少年节假日运动的需要。

为实现体育强国梦,全社会要关注体育健康发展,尤其要加强青少年体育锻炼场所建设:

一、进一步关注乡村学校和偏远地区学校的锻炼场地建设和使用。

应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加大对薄弱学校体育设施建设的补给力度,规范体育场地建设使用,确保按照新课程标准,能落实教育器材的保障和使用。针对不同区域的文化发展特点,开发更多符合青少年使用的健身器材,让更多的孩子喜爱上运动。

二、加强社区公益性体育设施建设

有关部门应根据辖区居民的人口数量,小区分布等,逐步更新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点,特别是一些城乡接合部,群众的公共文化建设尚不足,而人口却大量新增,因此可以在一些新建的公园,景观游步道边等,适当增加一些可供青少年活动的设施设备,以增加家长和孩子的亲子活动时光。青少年喜爱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运动,更需要开辟一定的公共场所,以满足广大青少年对就近参加体育运动的需求。

三、加强大型小区的体育场地建设。

“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明确,新建居住区要按室内人均建筑面积不低于0.1平方米或室外人均用地不低于0.3平方米的标准配建公共体育设施,验收未达标不得交付使用。在功能设置方面,发布会也指出,老旧社区要盘活存量,一些过时的、不符合百姓需求的功能空间,该整合的整合,该调整的调整,该清理的清理,腾退一些空间,提高设施利用效率。建议在标准的基础上,针对国家体育法中着重指出的优先发展青少年体育健康发展的高度,再做一些细化的,有针对性的要求,增强小区体育设施的适用度和匹配度。

四、厘清体育设施管理适用的法律职责

由于青少年是特殊关注的群体,在场地使用中难免产生一些意外伤害事故。因此,在加强体育锻炼场地建设的同时,要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依据,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明确职责,如场地维护、安全知、监护人、使用者的职责等。在场地建设的同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

 


承办单位
体育发展中心
办理结果
B
答复内容

好,您提出的《关于落实和加强青少年体育锻炼场地设施建设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我市体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收到该提案后,我单位高度重视,立即召开党组会议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全民健身工作蓬勃开展,着力解决体育设施提档升级工程虽然在体育设施建设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对于青少年这一大群体而言,这些设施远不能满足要求,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一是体育设施不少,但是很多只适合中老年体育锻炼。青少年喜欢的如足球、篮球、乒乓球等激烈对抗性的体育项目,在我市场地数量明显不足。二是社区体育设施建设明显不足。社区环境对青少年的成长发挥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但是目前我市很多小区的配套体育设施,更多的是考虑的中老年人的锻炼需要,与青少年喜欢就近、就便参加体育活动的需求相差很远。下一步我们将加强青少年体育设施的建设,针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去规划建设适应青少年需求的青少年体育设施。

一、落实各项政策法规,增加建设投入力度 

一是认真贯彻执行《全民健身条例》等各项政策法规不断优化全市体育场地设施供给,打造市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三级公共健身设施,提档升级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建设方便青少年日常体育锻炼的基本公共体育设施,为他们提供基本的体育活动设施和条件。 

二是充分发挥社会体育组织的重要作用。鼓励支持发展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建设,提高城乡基层体育组织覆盖率。积极推出适合青少年学生的体育活动,为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健身条件和社会环境。 

二、以项目规划为载体,推动青少年健身场地和设施的建设

一是不断加强体育场地建设。2011年在朱兰、垭口、寺坡、院岭建设和改造了12个健身场地,包括足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地等同时城市边角区域提档升级的基础上,2022上半年规划体育角10个。下一步将乒乓球、笼式足球、网球、篮球、气排球等体育项目加入到社区体育角建设中,增加更多青少年锻炼机会,满足青少年健身需求。 

二是市重点项目舞钢市全民健身中心建设为契机,做好体育设施建设。该项目是集健身、竞赛、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市民健身活动中心。202111月开始建设,主要包括健身中心、游泳馆、篮球馆、休闲区等,将对青少年体育锻炼提供更多更科学的场地。在设施规划与布局力求科学、规范、合理,同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和社会力量,对设施进行综合评估,做好设施安全防护措施,确保青少年健身有安全保障。 

三是着重优化体育场地设施供给,优先建设贴近社区、方便可达的多功能运动场公园、步道、广场、乒乓球羽毛球等健身设施。在今后的老旧小区改造中,将考虑在合适地段增加符合要求的体育设施,为青少年增加锻炼的场所。 

三、加强公共体育场馆开放服务监管 

一是进一步加强对全市体育场馆的协调和管理,推进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向青少年学生开放。二是提倡、号召积极推进学校以及企事业单位的体育场地向社会分时段开放,尤其是对青少年进行开放,增加青少年锻炼机会。 

四、加强宣传和引导,不断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充分利用“全民健身日”和节假日、纪念日等假期时间,创新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主题活动,加大活动的宣传力度,积极引导青少年参与其中。10月份的平顶山第十一届运动会上,竞技组比赛我市组织了近200名青少年参加取得了金牌数量第七名,总分第七名的好成绩。为青少年提供锻炼和展示平台。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组织青少年代表队参加省、市组织的各类体育赛事活动,强健体魄,丰富青少年体育生活。 

在做好以上工作的基础上,我们将根据您的建议,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青少年体育工作的各项政策要求,努力构建更加完善、便民、高效的全民健身公共体育设施体系建设,不断推动实现新时代舞钢市体育工作尤其是青少年体育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同时针对委员提出的,进一步关注乡村学校和偏远地区学校的体育器材问题,我们将加强与教体局相关部门以及学校的沟通联系,严格按照新课程标准,加强对青少年体育设施建设的补给力度。

感谢政协委员对我市体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今后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