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心记者访市政协委员马跃宇
问:请问马跃宇委员,你认为新闻舆论应怎样关注民生?
答:新闻媒体应该对改善民生问题给予高度关注,以便更好地传递民意呼声,搭建桥梁和纽带,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只要与百姓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如衣食住行、教育卫生、文体娱乐等,都是民生问题。这方面的一些事情看起来似乎很小,但关乎百姓的切身利益。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都是为了人民,党政机关的重要时政活动、重要会议、决议政策等,无不与百姓利益息息相关。人民群众接受媒体的信息是从“有用性”这一出发点来看的。这就需要新闻媒体体现民生视角,突出民生主题,让人民群众自觉将党和政府的重点工作与自己的切身利益结合起来,互相理解、互相支持。
同时,新闻工作者应有民生情怀。不论干什么事情,只有倾注感情,才能干好,新闻记者对民生问题的报道,也是如此。记者对民生的情怀是基于对人民群众的热爱,也是“三贴近”的基本要求。这就要求新闻单位和新闻记者们要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吃透政策、把握政策、提高服务人民的本领;要始终想着群众,深入基层,听取人民群众的诉求,从群众中和社会生活中吸取营养。
新闻实事报道要从反映社会热点中定位民生取向,同时更要体现社会责任。要做到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一致性,尽可能地将党和政府已着手解决,但社会舆论还没有形成共识的社会问题,通过选择个案,让事实说话,搞好舆论引导,引起社会关注。要以积极的态度、历史眼光、人文关怀的情感反映人民群众的所思、所盼、所求。新闻舆论关注民生,既要真实反映人民群众的困难和问题,又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将落实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下一篇:网络中心记者专访市政协委员牛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