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智能问答 繁體版
本网站已支持IPV6
发文字号 索引号 WG001-0201-2016-00025 发布日期 2016-12-05 有效性
主题分类 市政府文件 体裁分类 服务对象
文号
索引号WG001-0201-2016-00025
关键词
主题分类市政府文件
体裁分类
服务对象
有效性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市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政策 - 其他文件 - 市政府文件

舞钢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舞钢市城市综合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日期:2016-12-05 来源: 浏览次数:

 

  舞政〔2016〕43号

舞钢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舞钢市城市综合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人民政府各部门,驻市企业:
  《舞钢市城市综合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舞钢市人民政府

                                                                    2016年10月27日 


舞钢市城市综合提升工程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根据中央、省委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城市综合提升工程,以打造宜居城市为目的,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市管理为主线,强力实施城市综合提升工程,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增强集聚能力,力争到2030年我市建成区面积达到28.32平方公里,路网密度达到8公里/平方公里,绿地率达到40%,绿地面积达到4.45平方公里,公园面积达到8平方公里,市域城镇化率达到77.6%,实现城市建设管理方面的跨越式发展。
  二、任务要求
  (一)规划设计。
  按照五位一体、智慧城市的理念开展城市顶层设计,优化疏理我市绿地系统规划、生态水系规划,强化规划的系统性和引导性。开展城市总体设计、标识系统设计、市域旅游规划等一系列规划设计,着力打造商务中心区、产业集聚区、龙凤湖旅游度假区等标志性特色区域,优化钢城路、湖滨路、建设路3条城市主干道两侧建设布局,提升城市建设的品味。加快编制海绵城市、综合管廊、城市水系等一系列专项规划,编制重点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推进城市建设精细化管理,提升城市基础设施承载力。加快编制村庄规划,2016年底实现农村规划全覆盖,建立城乡一体化统筹的推进机制。
  (二)基础设施建设。
  1.市政建设
  (1)道路建设。新建周南高速舞钢段(23.8公里)和高速引线水袁线(全长7.521公里),G345、S228、S327等国省干线公路和西环路、北环路等10条城市道路。
  (2)供水、供气、供热、供电设施建设。进一步优化城市燃气结构,不断提高燃气普及率和管道天然气气化率,2018年底城市燃气普及率达到80%;加快城市供水设施,城区用水普及率达到99%;加快清洁煤电城市供热项目建设,2018年底城区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20%;全面完成辖区电网改造工程。
  (3)园林绿化建设。加快园林绿化工程建设,完成行政新区新三街(温州路--新四路)、朱兰大道东进(柏都大道--市委党校)、马鞍山大道、院岭东路、龙山大道绿化;完成S234平桐线、刘山公园提档升级综合改造及周边道路绿化工程;完成石漫滩上游湿地公园建设;完成支鼓山园林景观工程、共青水库治理及景观绿化工程、前石堰河(薄冲河)河道整治及景观绿化工程;建设小东河生态公园;建成一处防灾避险公园;及时跟进完成新建市政道路、广场、游园的绿化建设。
  (4)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完成产业集聚区污水处理厂、第一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项目,新建龙凤湖南岸生活污水管网及其他区域污水管网109公里。启动生活垃圾炭化基地建设、总部基地建设、环境创意园建设;规划建设建筑垃圾消纳场;大力推进建筑垃圾循环利用建设项目。
  (5)城市亮化工程。完成钢城路景观亮化,舞钢市南高速路口景观亮化,湖滨公园景观亮化,寺坡、垭口、朱兰区域景观亮化,马鞍山大道及城区主次干道亮化和舞钢市智慧照明工程,确保主次干道明灯率达到98%、支路明灯率达到96%、景观灯综合明灯率达到95%、设施完好率达到95%。
  (6)环卫设施建设。根据城市发展需要新建垃圾中转站4座、公共厕所8座;购置抑尘车2台、高压冲洗车2台、机械清扫车6台、垃圾转运车6台,提高道路保洁水平和城市道路机扫率。
  (7)中心城区停车场建设。加快中心城区停车场规划和建设,带动社会资本3000万元,启动建设垭口公共停车场和朱兰公共停车场,增加停车泊位200-500个。
  (8)海绵城市建设。2018年底,完成不少于城市建成区15%(4平方公里)的海绵城市建设和改造任务。启动海绵城市型公园、绿地、海绵生态水系建设及修复工程。
  (9)城市综合管廊建设。加快综合管廊规划和建设工作。2016年底完成综合管廊专项规划,2018年底完成寺坡片区、垭口片区、朱兰片区综合管廊建设长度2.82公里的工作目标。
  2.公共服务设施
  (1)教育设施建设。进一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在我市规划区内新建、扩建学校10所。
  (2)医疗设施建设。计划建设市人民医院南院区,市中医院门诊、医技、病房综合楼,市妇幼保健院门诊综合楼。
  (3)文化设施建设。在主城区建设方便居民文化需求的公共文化设施和体育场,更新配齐文化书屋图书,在各居民小区、社区配备必要运动场地和健身器材。
  (4)市民服务中心建设。一是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力争2018年底前,全市7个街道有一半以上建有600平方米以上的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其中:院岭街道办建设2000平方米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办公活动用房达到400平方米以上,打造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省级标准化示范社区。二是大力发展社区服务,建立完善社区服务信息化网络平台,加快培育社区公益性社会组织,力争到2018年,一半以上社区均有5个以上具有本社区特色的各类社区社会组织。
  (5)智慧城市建设。完成智慧城市建设重点项目PPP建设模式的包装入库、公共信息平台、电子政务一体化平台、统一门户、指挥中心、云平台、公共数据库、智慧城管应用等项目的开发建设,稳步推进智慧政务、平安舞钢、信用舞钢、智慧旅游、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环保、智慧社区、智慧产业、电子商务等项目建设。
  (6)镇区建设。推进城镇化建设,力争2018年年底,全市城镇化率达到60%。优化供水管网,镇区供水普及率达到99%;加强镇区生活污水收集处理,集中处理率达到80%;做好生活垃圾处理,镇区居民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推广使用天然气,镇区燃气普及率达到80%。
  (三)棚户区改造。
  1.科学推进以安置房为重点的区域棚户区改造。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确保安置房建设的品质和质量,做好安置区周边道路、水电供应、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生态环境、学校、医院、文化体育、园林绿地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探索货币化安置模式,积极推进罗湾、嘴头王、焦沟棚改项目货币化安置进度和政策落实。营造宽松环境,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2.提高政府部门服务意识和服务效率,简化审批流程,实施联审联批,营造宽松建设环境。完善建业森林半岛、帝佳龙郡、福田龙城、水云华庭等建成小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加快半岛酒店、融鹰酒店、御景山水、龙园小区、建业三期、垭都水郡、农商银行办公大楼等开发项目和李辉庄村、冯庄村、吴庄村、营街村城中村改造建设步伐,建成一批精品工程,提升舞钢城市形象。
  (四)市容管理。
  1.按照规划,科学、合理部署环卫设施,配置环卫设备和车辆等,将城区和农村环卫结合起来、贯通起来,统筹发展,推动城镇和农村环卫一体化协调可持续发展。针对城区内的街巷市容环境问题,开展综合整治。
  2.加快执法体制改革。按照《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和《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意见》要求,2016年底前完成执法体制改革。
  3.持续推进城市市容环境治理工作。进一步推进城市治理工作,将城区内主次干道两侧进一步规范管理,推进城区所有道路的精细化整治工作;提升广告质量,美化城市形象,逐步推进城区内各条道路门头牌匾提升改造工作。
  (五)融资管理。
  1.申请中央和省棚户区专项建设基金、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等政策性资金。
  2.积极与农发行、国开行等政策性银行进行沟通与对接,及时了解相关信贷优惠政策,稳步推进融资工作。
  3.开展融资租赁业务、通过债务市场发行公司债、银行保理业务以及商业银行流动资金贷款等业务。
  4.拓宽融资渠道,充分运用社会与资本合作模式包装、谋划项目,引入社会资本。加强与省豫资公司合作,充分利用统贷统还资金。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市政府成立以市长为组长、主管副市长为副组长、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舞钢市城市综合提升工程领导小组(见附件),建立“层级分明、运转高效”的领导体系,确保城市建设提质工程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二)建立督导机制。
  按照省住建厅对城市建设提质工程的总体要求和本方案的具体要求,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和年度实施计划,层层分解任务、落实责任,确保责任明确、任务到人。市督查局、城市综合提升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建立信息报送、工作督查、工作考核、严格奖惩等机制,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三)加强舆论引导。
  各有关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城市建设提质工程工作,深入开展公众教育活动,切实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城市意识和文明素质。新闻媒体单位要开辟专题或专栏,切实发挥舆论导向作用,营造人人关心城市发展、全民参与城市建设和管理的良好氛围,推动城市建设提质工程健康有序发展。
  
  附件:舞钢市城市综合提升工程领导小组
  
  

附  件

舞钢市城市综合提升工程领导小组
  
  组  长:史长现(市长)
  副组长:孔  阳(常务副市长)
              李广霞(副市长)
  成  员:李东升(市政府办公室主任)
        李清民(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
        蔡东慧(市督查局局长)
        梁春杰(市工农关系协调办主任)
        张松林(市发改委主任)
          李为民(市公安局副局长)
        胡国刚(市财政局局长)
          崔振才(市国土资源局局长)
          赵  辉(市环保局局长)
       张书献(市住建局局长)
          张晓东(市交通运输局局长)
          邢士绍(市水利局局长)
          何红升(市文化广电局局长)
          李松山(市城管执法局局长)
          唐应学(市广电总台台长)
          王鸿昌(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副主任)
          陈松杰(商务中心区管委会主任)
          高丽鹏(龙凤湖旅游度假区管委会主任)
          王  明(舞钢供电分局局长)
          刘军荣(铁山街道办负责人)
          邢秋浩(矿建街道办主任)
          刘文杰(朱兰街道办主任)
          李洪涛(垭口街道办主任)
          张天翼(寺坡街道办主任)
       刘俊绍(院岭街道办主任)
          蔡红伟(红山街道办筹备处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市住建局,李广霞兼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下设项目包装建设组、融资保障组、督查督办组3个小组。
  1.项目包装建设组
  组  长:张书献
  成  员:雷宏伟  苏红涛  李永民  胡  刚  朱广红  
  2.融资保障组
  组  长:胡国刚
  成  员:贾建设  何春希  杨小辉  李建英
  3.督查督办组
  组  长:蔡东慧
  成  员:任书杰  王亚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