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钢市第二小学2025年秋期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教导处将以教育体育局的工作计划为指导,立足学校教育教学实际,以素质教育和教育现代化为目标,以课程改革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重点,深入开展教学研究。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不断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实现新学期教学工作的新突破、新局面。
二、工作目标
1.规范教学管理,落实课程计划,提升课堂教学实效。
2.深化教学研究,推进集体备课、公开课等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3.组织开展读书节、学科竞赛、兴趣课程等各类学生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加强学籍管理,做好保学控辍工作,巩固率达100%。
5.发挥教研组作用,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
三、主要工作与措施
(一)强化理论学习,推进课程改革
1.组织教师深入学习新课程理念,明确课程目标,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学方式。
2.加强学科内容与生活、科技发展的联系,推进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
3.推动建构式学习,培养学生信息处理、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
4.建立多元评价体系,注重过程性、发展性评价,开展成果展示、口试、自评、互评等多种形式评价。
(二)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提升教学质量
1.严格落实课程计划,按课表上课,按进度教学,杜绝随意调课、空堂。
2.加强教学检查,采取定期与不定期、全面与单项相结合的方式,每学期进行两次大型教学检查,结果纳入教师绩效考核。
3.加强听课、巡课制度,及时了解课堂教学情况,对教学存在问题的教师进行定向帮扶和会诊。
4.组织期中、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做好质量分析,提出改进措施,确保各学科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5.加强对特长学生的培养,组织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开展书法、篮球、跳绳、线描等特色兴趣课程,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队伍素质
1.实施青年教师培养计划,通过听课、评课、教学比武等方式,提升其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水平。
2.发挥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示范引领作用,鼓励教师争创教学能手。
3.组织校本培训,采用自学、集体学习、观看录像、交流心得、专家讲座等多种形式,提升教师业务能力。
4.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活动,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培训,回校后分享学习成果,实现资源共享。
5.推进信息技术培训,鼓励教师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进行教学,加快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步伐。
(四)深化教科研工作,推动以研促教
1.坚持“以研促教、以研兴校”理念,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提升理论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
2.各教研组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围绕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研讨,形成研究成果并推广应用。
3.组织教师撰写教学论文、案例,参加各级评选和交流活动,提升教育教学品位。
(五)强化学籍管理与保学控辍工作
1.规范学籍档案管理,建立电子学籍信息系统,确保数据准确、完整。
2.落实保学控辍责任制,确保学生“零流失”,巩固率达100%。
四、月度重点安排(摘要)
九月:制定计划、学生报到、开学典礼、教学评一致性教研、集体备课、常规抽查、新教师见面课。
十月:公开课、学籍完善、教学视导、读书节启动与推进、骨干教师观摩课、优质课评选。
十一月:学科公开课、教学检查、数学口算比拼、英语课文抽背、整本书阅读总结。
十二月:党员和高级教师示范课、优秀作业展、英语趣味比拼、社团展示、整本书阅读推进与总结。
一月:学生写字比赛、常规检查、期末考试、成绩分析。
二月:教师读书交流、散学典礼、学期总结。
五、保障机制
1.明确分工,责任到人。
(主管领导:张二杰;负责人:李松涛;协助人:赵娣)
2. 加强过程管理,定期检查、反馈、调整,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3.建立激励机制,将教学检查、活动参与、科研成果等纳入教师绩效考核。
六、总结与反思
学期末,教导处将全面总结本学期工作,梳理成效与不足,为下一学期教学工作提供改进依据和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