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南省舞钢市 委员会第123号提案的答复
舞自然资〔2021〕117号 签发人:张书献
办理结果:A
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南省舞钢市
委员会第123号提案的答复
尊敬的陈磊、卢晓辉、李洪涛、张天翼、陈文晓委员:
您们提出的《关于针对城乡结合部用地建设需求进行土地调规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2020年12月,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按照国家、省、市级的工作要求和部署,全面启动舞钢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安全发展的理念,到2021年,基本建立区域统一、科学高效、责权清晰的舞钢市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确保2021年底完成舞钢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任务,初步形成全市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一张图”。
一、全面启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现“多规合一”
2019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要求:“主动履职尽责,建立‘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根据《若干意见》的精神,不再新编和报批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城市(镇)总体规划、海洋功能区划等。已批准的规划期至2020年后的城镇体系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城市(镇)总体规划,以及市县“多规合一”试点等,要按照新的规划编制要求,将现有规划成果融入新编制的舞钢市国土空间规划中。
二、过渡时期内现有的空间规划要做好衔接协同
对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镇)总体规划实施中存在矛盾的图斑,要结合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的建设,按照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要求,作一致性处理,作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基础。一致性处理不得突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2020年建设用地和耕地保有量等约束性指标,不得突破生态保护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不得突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镇)总体规划确定的禁止建设区和强制性内容,不得与新的国土空间规划管理要求矛盾冲突。今后工作中,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海洋功能区划等统称为“国土空间规划”。
三、严格健全用途管制制度
严格以国土空间规划为依据,对所有国土空间分区分类实施用途管制。在城镇开发边界内的建设,实行“详细规划+规划许可”的管制方式;在城镇开发边界外的建设,按照主导用途分区,实行“详细规划+规划许可”和“约束指标+分区准入”的管制方式。对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重要海域和海岛、重要水源地、文物等实行特殊保护制度。因地制宜制定用途管制制度,为地方管理和创新活动留有空间。
四、强化三条控制线约束力
2019年11月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中的三条控制线是指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要求落实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将三条控制线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规划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化不可逾越的红线,夯实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基础。
生态保护红线内,自然保护地核心保护区原则上禁止人为活动,其他区域严格禁止开发性、生产性建设活动。即在符合现行法律法规前提下,除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外,仅允许对生态功能不造成破坏的有限人为活动。已经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中存在划定不实、违法占用、严重污染等问题的要全面梳理整改,确保永久基本农田面积不减、质量提升、布局稳定。城镇建设和发展不得违法违规侵占河道、湖面、滩地。
五、合理规划城市核心片区
舞钢核心片区内主要业态为商业、商务、文化旅游等,能吸引大量就业人口,第三产业用地的就业人口密度为1.5-2.5 万人/ 平方公里,就业人口密度为2.5万人/ 平方公里, 则总就业人口为1.7万人。物流园区和会展中心结合铁山大道南北两侧独立布局,北侧布局新建会展中心,南侧结合现状物流园区向南扩建物流厂区,形成服务于整个片区的物流园。会展中心包括会议、文娱、展览、招待、餐饮、观光六大功能。主要功能以展览和会议为主,同时配套相应的餐饮、超市等服务设施,满足各类人群的需求。物流园新建建筑高度不得高于10m,建筑形式采用小体量,鼓励形体组合。园区不得封闭,东西向必须保留一条南北水系廊道至商业街区的开放廊道空间。西侧廊道界面保持通透,用地东侧以及南侧必须设置开放型广场入口。
六、加快推进公铁智慧物流港项目
公铁智慧物流港项目是我市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具体体现,事关舞钢的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全市上下高度关注。高标准做好规划,科学组织施工,把项目建成经得起历史检验、群众评判的标杆工程、民心工程,助力我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城市功能品质和百姓生活品质双提升。
舞钢市公铁智慧物流港项目总投资15亿元,选址在建设路西段北侧,规划占地面积358.5亩,总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规划铁路专用线2股共计1033米。主要建设铁路作业平台、周转仓库、海关监管保税仓库区等设施设备。配套有综合办公大楼、司乘公寓、职工宿舍及餐厅、大型停车场等。该项目致力于打造国际水准公铁联运物流港服务平台,建成后,年货物吞吐量达500万吨,年营业收入达10亿元以上,利税3500万元以上,为舞钢市实现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供重要的支持平台。
七、创新产业集聚区建设
产业集聚区建设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载体,树立项目为王、大抓产业、抓大产业的思想,为打造“两示范、四标杆、一样板”目标,持续激发内生动力。积极谋划,创新思路,结合实际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共同推动“百园增效”工作落地见效。
抓好产业集聚区建设,突出市场化、专业化,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做法,认真梳理重点难点问题,抓好规划编制工作,坚持问题导向,合理规划布局,按照“远近结合、有序开发”的规划理念,强化节约集聚、紧凑发展,共同推动产业集聚区高质量发展。抓好保障工作,完善基础设施,把路、电、水、气、暖配套到位,紧盯重点项目开展“贴身服务”,坚持深入项目现场实地走访,及时解决项目实施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总结经验,加强指导,提升企业发展活力;统筹部署,注重实效,通过规划引领、内涵挖潜、效益优先、依法管理,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今后,我局将根据委员们的建议,加强对舞钢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和管控,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一是项全新的工作,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各部门各单位大力支持和配合下,精心谋划、科学安排、群策群力,争取早日向全市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感谢您们对我市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2021年7月22日